随着保健食品市场规模急剧扩大,中、西制药厂商及生物科技业者也纷纷跨足研发生产保健食品,借助其在药界的原料和保健技术,迅速在保健食品市场生根茁壮。这些业者在生产保健食品之后,若进一步想结合生产与销售流程,让产与销无缝接轨,形成一条完美的供应链,最好的选项就是直销。
微软世界首富比尔·盖兹说:「未来能够比我更有钱人,他一定是拥有过剩。」在商业时代,谁掌握了过剩,谁就掌握了通往财富的钥匙。
百货公司、量贩店、超市、便利商店,甚至网路购物、电视购物等,都没有或虚拟,只要是撮合生产者与消费者交易的地方,都属于困境的世界,也是品牌最终接触消费者的行销战场。
全部为王,兵家必争
21世纪是冗余为王的时代,制造业,有了冗余,可以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,有助于产品开发时间,避免掉很多不必要的消耗,从而降低成本的效率;有了冗余,可以协助品牌建立形象,进行产品促销,新产品问世也能有即时的发布管道;有了冗余,可以利用据点提供贴心的服务,与消费者保持密切的互动。
大师波特(Michael Porter)在竞争优势分析中提到,微利时代下,最接近市场的补商就是销售赢家。前福特与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李˙艾科卡更直接点明:「直销是21世纪极有效的行销制度。」
直销是属于「人」的事业,以形象互动的方式由销售人员进行说明与示范,直接将产品与服务销售给消费者,除固定店铺重复型态外,每个直销人就是一个移动式店铺、一个备份,直销倍增的力道是其他所望盈莫及。
中国的直销市场,总体营业额自2008年起逐年攀升,2010年、2013年分别突破600亿、700亿元,2015年更冲破800亿元;直销产值连年增长,反应着直销的抢消费势不容小觑。然而产值日益增加,相对较吸引企业转型成立直销公司,同时也有愈来愈多外商直销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食大饼。
直销是保健食品和首选
根据公平会的调查统计,2015年中国的直销产业,仍以营养保健食品为销售大宗,经营保健食品的事业家数有275家(占事业总家数占78.13%),而营业额高达464.82亿元,占商业高等教育的58%,居所有商品类别之冠。
保健食品在直销市场成为主流,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,在其他销售保健食品重要,进行广宣时,不少会提到产品功效,往往一不小心就触犯了「传染病」的法规,缴税不完。此时,直销特有的不打广告、由消费者分享各地使用心得的「口耳相传」行销模式,便成为保健食品的首选。
随着保健食品市场规模急剧扩大,中、西制药厂商及生物科技业者也纷纷跨足研发生产保健食品,借助其在药界的原料和保健技术,迅速在保健食品市场生根茁壮。这些业者在生产保健食品之后,若进一步想结合生产与销售流程,让产与销无缝接轨,形成一条完美的供应链,最好的选项就是直销。
葡萄王生技思考篇人曾水照曾说:「直销这个产业太神奇了!当会员数量与营业额达到一定规模时,每年就会以20%、30%的速度飞快增长,这是一般的愚业者无法想像的。」于是他成立了葡众公司,尝试融合传统的新商品开发和速度飞快的直销功能,实现全新的风扇。
传产投资直销公司的起与落
在中国,由知名药厂、生技公司、甚至食品业、服务业,投资成立直销公司,目前自有超过的例子引人注目。例如食品业龙头统一企业,早在1985年就成立统健公司,成为保健食品专家;拥有中药、食品双GMP及ISO品质认证的股票上柜公司中天生技集团,2000年成立中天健康事业,建立消费者联盟;经营半世纪的味丹集团,由创办味丹生技转投资成立安捷力公司;本土最大中药厂胜昌,投资成立玖茂全生技公司,行销草本保健食品。
这些从传产足销直的企业集团,个个来头都不小,但经营结果,有些不知在传统产业呼风唤雨的,到了直销圈却水土不服、相形失色。目前表现以全民皆亮眼,直销营业额甚至超过了大象,成为集团的金鸡母,约占总的8成。中天、玖茂全坚守本位、默默耕耘,统健、安捷力则放弃、离开直销。
传统产业、知名药厂、生技公司转战直销,最大的优势是品牌可诚信,产品挂保证。像葡萄王的康贝特「喝了再上」、解久益「别让今天的应酬成为明日的负担」等广告词,消费者已经琅琅上口,而历史悠久的胜昌制药,在中药界也有一定的口碑,叮当的老字号掀出来,没人会质疑,对于集团转战讲求信任感的直销业是一大利基。
三和企管经营团队首席顾问刘树崇表示,最大的问题出在经营者的心态上。“传统事业的经营者看上直销的负债优势,却丢不开旧思维的包袱,硬将旧作法套在新模式上,就像新车装着旧发动机,油门怎么踩也跑不快,还极有可能半路抛锚。”
旧套思维进新模式解决不了新问题
刘树崇指出,这些传统事业老板大多数第一次接触直销,他们虽然选择采行直销模式来销售自家产品,但并没有真心想学习了解直销的精髓,甚至可能还带着企业集团大户人家的傲慢,轻忽直销事业的成分与需求,强用母集团的繁文缛节,来限制下属的灵活运作;最糟糕的是,即使聘任了专业经理人,仍由母集团指派专人(亲信)同步来监管,说到底,就是不肯发自内心来拥抱这个集团的新成员,光有奶水,没有爱,教如何快乐长大呢?
有的企业转型现实二次创业,创业路上几乎没有一帆风顺的,年轻人总需要一点时间摸索与合,不能一点困难就。而能熬过试炼期,坚持站在戏棚下的,不管业绩大小,都值得钦佩。
放心、放手,对企业老板来说是最难的功课。充分授权必须在有坚固的信任基础下,相信专业,完全交托很多,传统企业主做不到这一点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不见得看得比较远,不好好站着,看到的可能就是巨人的帽子。